close
血清,新生,也可,血型,血液

提問: 15歲黃疸,怎么辦 問題補充: 聽媽媽說從小時候開始就有黃疸,但當時的醫生說治好了,【其實我覺得沒治好,媽媽說我一直身體都是黃黃的】,后來學校體檢發現總膽紅素偏高,于是到醫院醫生說黃疸,他給我驗血驗尿后說要我去看專科,他不是學這門的。 那我該咋辦?去看專科要看哪個?我身體一直沒什么問題,就是小時候常常生病,現在很少了,就是比較瘦而已,也沒有網上說的什么貧血、肝炎之類的……究竟是怎么回事?要怎么辦?【醫院要驗這驗那的好煩 不想去】 医师解答: 此答案由管理員代為選出黃疸不是一個獨立疾病,而是許多疾病的一種癥狀和體征,尤其多見于肝臟、膽系和胰腺疾病。要對癥治療。  新生兒黃疸的干預標準應為隨胎齡、日齡和出生體重而變化的多條動態曲線。新生兒黃疸的干預方案應建立在病史、病程、體檢和權衡利弊的基礎上。推薦適合我國國情的新生兒黃疸干預標準見表1、2,并做以下說明。  1. 在使用推薦方案前,首先評估形成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,新生兒處于某些病理情況下,如新生兒溶血、窒息、缺氧、酸中毒、敗血癥、高熱、低體溫、低蛋白血癥、低血糖等,易形成膽紅素腦病,如有上述高危因素應盡早干預。  2. 24h以內出現黃疸者,應積極尋找病因,并給予積極的光療措施。  3. 24~72h,出院前出現黃疸者至少要檢查1次血清膽紅素,出院后48h應于社區或醫院復查膽紅素,以監測膽紅素水平。  4. 出生后7d內接近但尚未達到干預標準者,應嚴密監測膽紅素水平,以便得到及時治療。無監測條件的地區和單位可適當放寬干預標準。  5. "考慮光療"是指在該日齡的血清膽紅素水平,可以根據臨床病史、病程和體檢做出判斷,權衡利弊,選擇光療或嚴密監測膽紅素。  6. "光療失敗"是指光療4~6h后,血清膽紅素仍上升8.6μmol/[0.5mg/>,如達到上述標準可視為光療失敗,準備換血。  早產兒膽紅素增長速度快,肝臟及血腦屏障發育更不成熟,干預方案應有別于足月兒。早產兒黃疸治療標準按照胎齡、日齡、出生體重而形成多條動態曲線。有形成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的早產兒,應予以更早期的預防性光療。  一、干預方法   光照治療  1. 光源:藍光最好,也可選擇白光或綠光。  2. 方法:單面光療法、雙面光療法。  3. 時間:分連續和間歇照射。前者為24h連續照射;后者是照10~12h,間歇14~12h。不論何法,應視病情而定。  4. 光療期間需密切監測血清膽紅素濃度,一般12~24h測定1次,對溶血病及血清膽紅素濃度接近換血指征者,應每4~6h測定血清膽紅素和紅細胞壓積。光療結束后,連續監測2d,以觀察有無反跳現象。當反跳值超過光療前水平時,需再次光療。   光療注意事項  1. 燈管連續使用2 000~2 500h需更換新燈管。在治療Rh溶血病等重癥高膽紅素血癥時,應更換新燈管。  2. 光療箱要預熱,待燈下溫度在30℃左右時才放患才入內。  3. 用黑色、稍硬不透光紙片或布遮蓋雙眼,尿布遮蓋生殖器。  4. 由于光療時不顯性失水增加,因此光療時液體入量需增加15%~20%[以ml/計>。   光療的副作用  目前認為光療相當安全,基本無明顯并發癥。有一些相對較輕和一過性的并發癥。  常見表現有發熱、腹瀉、皮疹、核黃素缺乏、青銅癥及低血鈣等。  二、換血療法    血液的選擇  1. Rh血型不合時,采用Rh血型與母同型,ABO血型與新生兒同型或O型血。在Rh溶血病無Rh陰性血時,也可用無抗D的Rh陽性血。  2. ABO血型不合時,最好采用AB型血漿和O型紅細胞混合后換血,也可選用O型或與子同型血液換血。  3. 對有明顯心力衰竭的患兒,可用血漿減半的濃縮血來糾正貧血和心力衰竭。  4. 血液首選新鮮血,在無新鮮血的情況下可使用深低溫保存的冷凍血。換血前先將血液在室內預熱,使之與體溫接近。   抗凝劑  每100ml血加肝素3~4mg,。換血后可用肝素半量的魚精蛋白中和。枸櫞酸鹽保養液可結合游離鈣,引起低鈣血癥,故每換100ml血應緩注10%葡萄糖酸鈣1ml,換血結束時再緩注2~3ml。   換血方法  1. 換血途徑有經臍靜脈換血、臍靜脈和臍動脈同步換血及周圍血管同步換血法。  2. 換血量和換血速度:換血總量按150~180ml/kg,總量約400~600ml。每次抽輸血量3~5ml/kg。輸注速度要均勻,每分鐘約10ml。  3. 換血后處理:繼續光療重點護理,每4h測心率呼吸,注意黃疸程度及嗜睡、據食、煩躁、抽搐、擁抱反射等情況,黃疸減輕即可解除。使用抗生素3d預防感染,拆線后改為一般護理,繼續母乳喂養。血常規每1~3 d檢測1次,膽紅素每天1次。出院后每2周復查1次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直至生后2個月。1次換血后,血清膽紅素可再次上升,此時可按指征考慮再次換血。  三、藥物治療  1. 一般治療:如存在引起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,應給予對癥治療。  2. 酶誘導劑:苯巴比妥5mg/,分3次口服。  3. 抑制溶血過程:大劑量丙種球蛋白;一般用于重癥溶血癥的早期,用量為1g/kg,4~6h內靜脈滴注。  4. 減少游離的未結合膽紅素:白蛋白:一般用于生后1周內的重癥高膽紅素血癥,用量1g/kg加葡萄糖液10~20ml靜脈滴注;也可用血漿25ml/次靜脈滴注,每日1~2次。在換血前1~2h應輸注1次白蛋白。引用自:http://club.xywy.com/htm/4981/2490150.htm參考文獻:http://club.xywy.com/htm/4981/2490150.htm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per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